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幸福生活的基石,研究生生活充滿機遇與挑戰🦸🏼,為提升研究生的心理素質,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10月23日下午👱🏻♀️,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邀請校心理咨詢與發展中心郭仁龍老師為2024級研究生舉辦了一場以壓力管理和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引導新生以良好心態迎接研究生生活,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共同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講座伊始,郭老師通過一個互動來調查現場同學們近期的壓力感受🤎,邀請同學來分享自己的壓力事件,會場氣氛快速活躍了起來🧙♀️。郭老師展示了壓力過大的10種表現↙️,介紹了壓力適當論,從科學研究角度講解了壓力的產生原因👰🏼、對人的身心影響以及不同程度的壓力與學習表現之間的關系🏫🚴♂️。最後,並詳細傳授了應對壓力的實際辦法,同學們受益頗豐。
壓力壓力快走開
一、放棄有毒思維
1🖐、不適應的完美主義
2、停不下的社會比較
3👉🏼、“全完了”的後果想象
二🚙、壓力情緒理解和管理
1🤭、了解自己的“情緒轉換按鈕”
2👨⚕️、把註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三、自我照顧
1、生理需要,主動去休息
2、社交需要🧑🏻🤝🧑🏻,去和朋友們見面
3、自主需要,了解自我的內在小孩
學院在講座中場休息的時間裏特地安排了“自我照顧時刻”,為同學們準備了可口的點心和零食,引導同學們學會照顧好自己📒,才能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關心關愛他人,一起攜手健康成長。
接著,郭老師通過“哈佛75年研究報告:什麽樣的人才能活得更幸福🫴🏻?”來導入人際關系的話題,此項研究結果顯示:能帶來幸福人生的,是我們一生中所擁有的溫暖的人際關系🏉。郭老師主要講解了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好的溝通是將自己、他人和情境三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做到真實一致的表達自己、接納他人。通過情景演繹生動展示出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四種溝通姿態的典型表現以及她們的內心獨白。郭老師還分享了人際溝通中的一些重要原則:
1、劃清自我邊界
2⛹🏼♂️、人際關系從愛自己開始
3🎱、人際關系是合作共贏的
4👴🏿、先處理關系🙋🏽,再解決問題
5、多溝通
郭老師親切活潑的性格和熱情的臺風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同學🧒🧗,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時光中不僅收獲了知識的滋養,更感受到了心靈的觸動與成長的力量👨👩👧。讓我們攜手並進,在心理健康的護航下🆔,共同開啟一段充滿希望與夢想的研究生旅程🦪🩺,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本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圓滿落幕,但關愛心靈🧚🏻♂️、促進成長的腳步永不停歇😯。